May 20, 2019| DAIGU SIGUA
語言的演變反映人類的遷徙
以往人類學的研究,只能由目前所看到的表象,來推究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。於是單一事件的解釋就充斥種種各說各話的亂象,往往造成史前史研究的誤區。昔日充滿臆測的人類學傳說,今天由於新科技的問世,如碳同位素定年法,細胞粒腺體的遺傳學追蹤等等,已足以平息以往的爭論。
有關台語的定位問題一直存在兩個誤區,其一,台語與古漢語的關係。其二,台語與閩南語的關係。由於一些不明因素,成為爭論不休的話題。
"Nga" 是 "鵝" 的上古漢音。藉由 "鵝" 的讀音在不同時間與空間的演變,可以應證史前人類的遷移和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。"鵝" 的台語有 "gô, giâ, ngô͘" 三個不同讀音,和日語的 "が (ga)", 韓語的 "geowi", 越南語的"ngỗng" 相近。卻與現代的北京話 "e" 相去甚遠。
上述不同讀音的表現,可以由最近的遺傳學研究得到合理的詮釋。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's Genographic Project 使用人類細胞粒腺體的基因追蹤史前人類出非洲以後的遷移路線。從這個計畫得到的結論,和亞洲東部有關的三條路線,有 M174, M122, M242。其中, M174 五萬年前到達台灣, 是台灣人和東亞民族的祖先。M122,經由中南半島在一萬年才到達支那的北部,是為漢族的祖先。另外一支 M242 三萬年前由中亞到達亞洲北部,是阿爾泰民族的祖先。這三條路線可以解釋上述 "鵝" 讀音的異同。M174 的台灣語,日語,韓語,和 M122 的越南語,"鵝" 一詞的子音多為 "g" 或 "ng"。至於北京話的鵝 "e" 是受阿爾泰語系影響,而產生的鉅大改變。 這個變化已經超出正常的語言演變,那是被外族征服後引起的語言置換。
台語與古漢語的關係,因為上述人類遷移路線的先後而得以釐清。台語與古漢語相近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但是語言傳播的方向,一直沒有定論。現在因為地理雜誌的研究結果,指出 M174 到達台灣比 M122 的漢民族足足早四萬年。由此確定亞洲東部的文明和語言傳播是由南而北,所以古漢語的源頭就是台灣的古南島語。今天的台語也是源自古南島語,因此兩種語言相近。
台語與閩南語的關係。依地理雜誌的結論,閩南語 應是 M122 這批人所帶來。源頭也是古南島語。閩南語只是福建眾多地方語言其中的一種。以地緣的觀點,閩南語是不可能去影響遙遠的日,韓,越南語。因此,台語和日語,韓語,越南語有同源語,便足以反駁台語源自閩南語的說法。
此外,冰河期也是影響亞洲東部語言傳播的重要因素。冰河期結束於 12,000 年前,在這年代之前,亞洲大部分被冰川覆蓋,只有海岸地帶露出。M174 這批人在五萬年前到達台灣以後,就是沿着海岸繼續北上,造成台語和日語,韓語有同源語的結果。冰河期結束,海平面上升,形成台灣海峽。台灣和亞洲彼此無交流超過萬年。M174 留在台灣這批人發展出成熟的航海技術, 5000 年前又開始向太平洋發展,是為南島民族的祖先。
Image credit: File:Human spreading over history.png
”鵝“ 在東亞及東南亞語言的讀音:
漢字
上古音
北京音
台灣語
日語
韓語
越南語
鵝
nga
e
gô, giâ, ngô͘
が (ga)
geowi
ngỗng